科幻本来是一种文学类型,但在泛类型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科幻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元素,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可以是影视文学的叙事、表现手法,也可以是消费电子乃至建筑产品的视觉风格,当然也代表着社会大众对于科技发展的心里投射。作为动态概念集合,科幻本身与生俱来着沧海桑田的迭代属性,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物品,可能就是十几年前大家梦寐以求的神器。已经被定义进入后成熟时代的PC产业,曾经也是科幻浪潮中的领军代表,在未来,PC将会有怎样的发展,以什么样的惊奇面貌与日后的我们见面,是每个人都关心的话题。今天,我们就再度来畅想一番。
要讨论发展,首先要明确概念,我们讨论的核心产品是个人电脑,以及在未来等价替代PC产品功能的相应电子计算设备,而未来的范畴只能是近未来,至多不能超过半代人的时间跨度(以社会平均寿命计算,约四十年内)。太远的未来变量太大,畅想容易成为彻底的意淫,太宽泛的定义无法达成共识,容易鸡同鸭讲,这都是我们要避免的忌讳。
目前来说,被为是PC产品的,包括All in One 一体电脑,Desktop桌面电脑,Laptop笔记本电脑。其实,还有一些含混、国内外认知并不一致的PC产品类别,比如Tablet平板电脑。以中文语境来看,电脑和平板之间的大众心理认知,更加接近于冰棍和雪糕这对概念,而不是理论上的集合与子集关系。本文主要讨论中文语境下的电脑, 也会在服务主体的前提下涉及到平板。由于等价替代PC的未必只能是源自PC体系的产品,所以泛PC类型的设备也会进入我们的视野,比如我们标题中钢铁侠身上装甲所配备的AI 软硬一体辅助系统。
抛开理论上存储、计算架构的一些层级差异,我们常见的手机、PC、平板、可穿戴智能设备都是广义上的便携计算设备(相对于大型机而言)。从不可替代的本质特征来说,目前手机和平板、PC之间的差异元素只有通信基带--对手机来说电话是本质属性,随时链接无线广域电话、通信网络是所有手机必须有的属性,电脑虽然可能会集成相应的模块,但并不普遍。手机的尺寸便携、续航水平、交互逻辑在PC和平板上都可以实现,并不是原则上的差别。
当我们下一个层次,把其他没有通信功能的便携计算设备(可穿戴设备)同平板、PC摆在一起甄别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的区别仅仅在于交互逻辑。PC 包括笔记本必须含有键盘和转轴,平板电脑就没有这个硬性,其他智能设备甚至没有屏幕。相比于PC和平板,其他智能设备更强调与前端传感器的联系,但这也不能成为两者的本质区别。由概念的分析开始,我们自然而然的就能整理出PC未来发展的第一个重大方向--各个产品形态的直接融合。
纵观以PC为代表的通用处理器发展历程,功能集成度越来越高的趋势从未有过逆转。以X86为例,早年间各种加速的协处理器在90年代末期基本都被吞并到了CPU内部。进入新世纪以后,桌面电脑的内存控制器、PCI-E通信控制器、甚至GPU(GPU内也集成有音频单元)都被一一整合到了CPU之内,主板上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几颗功能芯片,主板之外也只有高端显卡勉强能够显示自己的存在感。
以2016年度为例,NVIDIAGPU销量不过一亿多颗,全球笔记本销量超过一亿六千万,算上台式机和服务器规模应该接近翻倍,即使加上AMD的GPU部分,显卡占据所有PC的份额比例也只有三分之一强了。不管深度学习、VR市场乃至高性能PC游戏市场未来的发展速度是不是会有回暖可能,GPU想在整体上上升到可与CPU 等量齐观的地位是不可能的。
对于目前吸引了资本力量更加关注的ARM系列手机和平板架构来说,他们天然就是SOC 一体化异构芯片,GPU的整合力度一直就远远超过桌面电脑。考虑到最近骁龙835为代表的Windows 10 笔记本已经到了大规模上市的前夜,在不久的将来CISC\RISC 架构的CPU在软件应用层面的融合已经初露曙光。即使ARM和X86的争斗、融合短时间内进展不大,融合的事实演变趋势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目前嵌入式领域、物联网蓬勃发展,以MR\VR眼镜 、智能电视为代表的商用、家用设备都已经事实上具备了计算机的实际功能,只是在操控模式上与传统的Windows、Max osX等桌面系统有一定区别而已。
2017年内的今天,从互联网企业到家用NAS,从体育赛事直播到科研教学应用,所有的设备都与传感器相接,所有的数据流都可以共享成为了信息高速公真正实现的有力证明。在数据时代,计算能力本身并不重要,如何获得计算能力更不重要,数据和数据背后代表的资本力量、社会效率需求 对计算设备的仅有要求就是便宜、好用。不要以为用OFFice 处理办公或者用机械键盘打字是多么不可替代的生产力需求,只要有必要,这种应用级别的替代方案(至少是和新力量相协调的兼容方案)随时都可以被搞定。
在这种趋势下,我们通常理解的电视、电脑、手机、平板固有概念显然会在某个阶段基本。未来人类眼中剩下的只会有传感器(产生数据的平台)、终端操控设备(和人体交互,光学、物理、红外、生理体征)和处理设备。至于具体哪种传感器叫什么名字,哪种交互设备有什么样的绰号,我们只能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无论电话、电视还是电脑,都是某些人脑中灵光一现的偶然发明而已。出生的坦克只有机枪没有炮塔,一战的舰只会扔鱼雷起不到什么别的作用,过去一百年我们埋葬过太多的概念,在未来的四十年发明更多有趣的新名词肯定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近十年来,云计算是PC行业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即使最近的一段日子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概念热度抬头,云计算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在大数据、AI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物联网等等千丝万缕的联系下,PC(电脑)概念越来越被拖入整合中的互联智能时代巨人之中。
我们可以建立模型来理解这套整合转变的深刻性。假如你是一位1999年在南联盟执行任务的荷兰皇家空军F16飞行员,执行一次制空任务。你需要在升空前参与多次进行航规划,在地面指挥中心的引导下升空,交由空中的E3预警机指挥引导到指定,预警机的语音控制转向到自己火控雷达能够探测到敌机的航向,在仪表面板和CRT显示器上关注自身配平情况、燃油消耗、陀螺仪稳定情况、航速的同时关注平视显示器(HUD), 在后者的各种蝇头小字符号引导下计算导弹设计包线,评估数分钟后手动打开十数个开关为导弹接通电、气进行发射,在发射后保持数十秒的记载雷达照射引导状态直到中距主动空空导弹的导引头弹载雷达开机,在对方进入己方不可逃逸区后关注对方反应直到最后击落敌机。
在2012年马上进入服役状态的F35战斗机身上,13年前F16 战斗机上繁复的引导、监测控制已经被极大地简化了。F16 上被动控制的数十个仪表已经被巨大的两块统一显示器替代,需要与预警机沟通的语音也全面转换成了静默的数据链,更可以依靠数据链在自己雷达不开机的前提下直接通过友机的传感器确定敌机,在VR一体化显示头盔集成的可视化信息控制AI 辅助下判断敌人程度,最终犹豫判断一下优先打击哪个敌人,在载机的全息EOTS红外周视成像系统注视下通过自动完成发射过程,以简单的触控方式完成过程。其中,预警机这种中心化的指挥体系代表了传统的云计算,而数据链互联友军传感器的行为就是物联网,用VR头盔取代HUD平视显示器就是虚拟增强现实,AI 人工智能则体现在系统的最优方案显示和判断层面。在2012年,尚未服役的F35基本上可以实现我们标题中钢铁侠超级英雄百分之七十的概念性功能,只是在动力、火力层面与幻想显示有轻微的区别而已。F35 战斗机的处理器不过是IBM Power PC较为古老的型号,性能远远不能同桌面台式机相比,哪怕他的嵌入式GPU(应该是NVIDIA的古董Quadro,不排除部分采购AMD HD 4650之类的新锐GPU的可能) 拿来跑如今的《守望先锋》甚至《穿越火线》都很成问题,但是在功能上却远非民用设备所能企及。
直接类比钢铁的话,钢铁侠的动力部分反应堆属于漫画的玄幻产物,比较无厘头,与之对应的外骨骼强度、速度、抗过载能力都和中国起点网络小说中的神仙一样过于天真理想,没有太多讨论的价值。钢铁侠搭载的AI 贾维斯在计算能力上远远超过了F35战斗机,自然在人工智能的智能能动性上要强很多,不过如果只是打击空地目标,这种智能发挥的空间极为有限。在交互界面上,钢铁侠狭小头盔内的虚拟3D投影在效率上并不比F35战斗机的联合虚拟战术头盔投影更加高效。直观的说,不考虑太多计算能力本身由于幻想带来的差别的话,钢铁侠的信息电子部分与他在复仇者联盟中击落的仿F36战斗机(没有版权,F35似是而非的山寨幻想品)处在同一个层面上。
如果你是一位2012年外地留学的大学生,如果哪天在上家里的对电子设备一窍不通的父亲突然要打开电脑找段视频学习DV视频的剪辑保存基础操作方法,那么你需要在找到适合沟通的前检查好你和他微信的APP都很正常,在地图软件的引领下乘通工具到达学校自习室(或其他合适的),在自习室打开电脑微信客户端以文字输入的方式发布多条指令敦促家里人按照手机的提示打开电脑和家享摄像头的远程控制选项,一边观察他打开电脑的步骤,一边引导他一步步登陆账户浏览器,尝试多个关键词搜寻有价值的视频信息,保持替他甄别有借鉴意义素材的状态,在找到足够明晰的教程后进一步分析他学习步骤中的反馈内容,做出针对性的指导直到他完整的理解了这些操作为止。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在未来的家庭应用场景下,云计算可以缩小PC的体积,让他的终端像手机一样易用,AI 可以提高信息的检索效率,让你远程遥控老爹找教程的过程变得更加轻松,物联网可以连通家中老爹的摄像头、空调、电脑,在辅助VR显示设备的支持下让老爹在显示设备中轻而易举的意识到要做那件事该按哪个按键,也能让你在外寻找适合沟通的安全屋方面更有效率,省却了堵车之苦。
2012年的战斗机已经可以在应用层面比拟电影中力战外星人的MCU钢铁侠。相信到了2032年,我们哪怕只是接触了最基础的智能云普及网络,也能非常轻松地借助各种智能平台轻松实现自己或别人的生活需求。在一系列智能平台的包裹中,究竟用哪种架构芯片的设备,其实已经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如果带宽建设跟得上,普通用户手中的智能终端体积缩减速度相信会非常可观,只有在必须要本地部署强大功能的条件下,传统的PC形态产品才会被集中使用。
2017年,NVIDIA 已经可以借助自己的强大服务器为MacBook 平台提供《绝地》远程串流游戏服务。未来的云、PC 发展有多快,还线 多了几个核心氛围中的我们能够轻易想象的吧。技术发展自有其规律,在应用需求很强烈时,技术发展的阶段性跃迁就会出现,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延伸相关词:
陈小艺被曝姐弟恋,倒追小伙被当保姆,陆贞传奇演员表,人鱼情未了 电视剧,莫小棋三级,保拉的诱惑,李慧珍老公,luciano rivarola,如意剧情介绍电视猫,电视剧当狗爱上猫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