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河水上涨单片机是没有上操作系统的东西,在keil中编写的代码都是裸机代码,深入编写裸机代码有助于了解硬件的特性。
若不是硬件特性已定的情况之下的其它流程都是代码。忽然想到来探探51单片机的执行流程。这个念头起源于最初见到每个51程序里面的主函数里面最终都挂一个while(1);语句。为何要加一句while死循环让程序停留在main函数中呢。将while(1);语句去掉有什么影响么?
执行以上程序,由P1端口控制的流水灯闪了一下。程序最终进入while(1);里纠缠去了,这个到好解释。
现将while(1);语句屏蔽掉。我还以为程序不能被正确执行了呢,因为退出了main主函数,就像Render需要循环来实现一样(尽管刚刚闪灯的程序不在循环之内,但我还是不由产生了这一错觉)。程序执行的结果是:流水灯不停的闪烁!
(1) 这块板坏了吧!(在带操作系统如linux字符界面下运行一个不带死循环的C语言文件完毕后就会返回到linux shell程序中)。赶紧换个板再测试一下,显然还是一样的结果。
(2) 单片机中将一直执行main函数中的最后一个(些)语句?(基于带OS平运行标准C语言文件的经验,可从来没有想过是main函数被多次调用或多次进入)
(3) 单片机内将C语言指令取出来加载到单片机内,单片机内自动生成一个主程序循环执行C语言中main函数的内容?(虽然很,还是想了)
(4) 赶快谷歌百度一下单片机的执行流程(虽然在谷歌百度时以“51单片机程序执行流程”搜索,没有搜到相关内容)。换朴实的搜索词:“51单片机 main”。然后就出现跟我一样带有疑问的问题:为什么main函数中不加while(1);语句之后程序会反复执行呢?回答的关键词包括“程序跑飞、看门狗、复位”。
(5) 趁上嵌入式的机会将“51单片机程序执行流程”搬出来并向老师讲述了我所写程序的得到的现象,包括我怎么验证呀等等。
老师的回答:Keil C51程序自动加载了一个名为”STARTUP.A51”的文件,在这个文件里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初始化操作后进入用户编写的C语言程序入口main函数中,main函数执行完毕后,STARTUP.A51文件后有一句跳转到程序入口main函数的语句,所以会再次进入C语言主程序main函数中执行相关内容。
程序开始运行就在程序入口main函数的第一条语句之处,Disassembly窗口是c语言代码与汇编代码相对应的窗口,前面是地址,后面的是C语言对应的汇编语句。下面的窗口是相应文件的运行代码的,由箭头指向当前正要执行的代码。然后点击单步运行工具条,指导跳出main函数为止,程序跳转到STARTUP.A51中的以下代码:
这里是一个循环,根据DJNZ指令的功能:每执行一次DJNZ RO, IDATALOOP就将R0的值减1,若R0的值不为0则就跳到IDATALOOP地址去。很显然这是一个循环,那么RO的值是多少呢,在以下窗口显示:
可见r0的初值为0x7f,这里将要循环0x7f(128)次,具体在这里r0值的含义可查看一下子的。那么在这个循环之后程序又将去哪里呢?跳过这个循环后程序运行的地方如下:
根据Disassembly的内容,此条语句执行了就又要回到main函数中去了,执行一下试试:
所以,在51单片机中,程序的执行流程就是会不断( 以r0的值作为延迟条件, 具体含义可继续探索 )的进入main函数中执行main函数中的代码。
为什么我们在linux等运行不带死循环的C语言代码后程序就会自行终止呢?这是不同的操作流程:
(1) C51单片机不带OS(操作系统),代码的执行形势在此看来就由STARTUP.A51来安排了,没有一个更大的程序来管理怎么调用main函数。
(2) 像Linux这类的平台是带了OS的,运行一个C语言程序对linux来说就是一个任务,除了运行C语言程序这个任务外还有其它的任务。当运行一个C语言程序完毕时,此次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如在linux shell界面运行一个文件名为“hello.c”功能为输出“hello world!”的C语言程序,过程如下:
在运行hello可执行文件时,可以当做是shell调用了hello这个可执行程序。在hello运行完毕后,将返回值等返回给shell界面。整个C语言文件的全有linux shell程序管理。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AT24C系列在增强型PIC实验板上编程的硬件原理图如下图所示,U7为实验板上24C02芯片,SDA与单片机的RB5口相连,SCL与单片机RB4相连,七段数码管D5、D7、D8组成了显示单元,字形码的数据通过RC口送入,各数码管的显示片选信号分别不同的RA口进行控制。在MPLabIDE软件中新建工程,加入源程序代码,同时进行芯片型号的选择和配置位的设置,我们实验所用的芯片型号为PIC16F877A。编写的程序代码如下,其中程序流程图如下图所示。软件代码编好程序后将编译好的HEX码通过ICD2仿真烧写器烧入单片机芯片,上电运行,主程序中在O×01地址写入了“O×55”,在O×02地址写入了“O×aa”,然后在while
在单片机系统中,通常用LED数码显示器来显示各种数字或符号。由于它具有显示清晰、亮度高、使用电压低、寿命长的特点,因此使用非常广泛。八段LED显示器引入: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玩的“火柴棒游戏”吗,几根火柴棒组合起来,可以拼成各种各样的图形,LED显示器实际上也是这么一个东西。八段LED显示器由8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基中7个长条形的发光管排列成“日”字形,另一个贺点形的发光管在显示器的右下角作为显示小数点用,它能显示各种数字及部份英文字母。LED显示器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8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都连在一起的,称之为共阳极LED显示器;另一种是8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都连在一起的,称之为共阴极LED显示器。如下图所示。`共阴和共阳结构的
在我们设计单片机电的时候,单片机的 IO 口数量是有限的,有时并满足不了我们的设计需求,比如我们的 STC89C52 一共有32个 IO 口,但是我们为了控制更多的器件,就要使用一些外围的数字芯片,这种数字芯片由简单的输入逻辑来控制输出逻辑,比如 74HC138 这个三八译码器,图3-15是 74HC138 在我们原理图上的一个应用。图3-15 74HC138 应用原理图从这个名字来分析,三八译码器,就是把3种输入状态翻译成8种输出状态。从图3-15所能看出来的,74HC138 有1~6一共是6个输入引脚,但是其中4、5、6这三个引脚是使能引脚。使能引脚和我们前边讲 74HC245 的 OE 引脚是一样的,这三个引脚如果不符合
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在编程器中把一条指令写进单片机内部,然后取下单片机,单片机就可以执行这条指令,那么这条指令一定保存在单片机的某个地方,并且这个地方在单片机掉电后依然可以保持这条指令不会丢失,这是个什么地方呢?这个地方就是单片机内部的只读存储器即ROM(READ ONLY MEMORY)。为什么称它为只读存储器呢?刚才我们不是明明把两个数字写进去了吗?原来在89C51中的ROM是一种电可擦除的ROM,称为FLASH ROM,刚才我们是用的编程器,在特殊的条件下由外部设备对ROM进行写的操作,在单片机正常工作条件下,只能从那面读,不能把数据写进去,所以我们还是把它称为ROM。下面介绍几个基本概念。1、数的本质和物理现象
单片机ATmega8读取165串入的拨码开关地址晶振:内部1M////Author:wanghu////AVRGCC@2008.6.1//#include#include/**********定义位操作的位移宏bywanghu********/#definesetbit(val,bitn)(val=(1《《(bitn)))//#defineclrbit(val,bitn)(val&=~(1《《(bitn)))//#definegetbit(val,bitn)(val&(1《《(bitn)))////使用方法:if(getbit(PINB,7))////setbit(PORTB,0);////elseclrbit
;单片机原理2.1 C8051F320 的主要特点C8051F320 是由美国Cygnal 公司推出的C8051F 系列单片机中的一款用于USB 设备的小型单片机。该器件内部集成有2304 ByteRAM和16K Byte 的Flash 存储器。由于利用该芯片进行设计时可以不需要任何外部元件(包括电阻和晶振),因而是小型USB 应用的理想选择。与其它同类USB 产品相比,C8051F320 主要具有如下一些特点:① 满足 USB2.0 协议;② 可在全速(12 Mbps)或低速(1.5 Mbps)下运行;③ 集成有一个时钟源,对于全速或低速传输均可不用外部晶振;④ 支持 8 个灵活通用的USB 端点;⑤ 内置一个
【报名】在RISC-V应用中实现MultiZone安全性|Microchip 安全解决方案系列在线研讨会
STM32MP1系列通用型MPU, 集成双 Arm® Cortex®-A7和 Cortex®-M4 内核
STM32MP1系列通用型MPU, 集成双 Arm® Cortex®-A7和 Cortex®-M4 内核
站点相关:综合资讯51单片机PIC单片机AVR单片机ARM单片机嵌入式系统汽车电子消费电子数据处理视频教程电子百科其他技术STM32MSP430单片机资源下载单片机习题与教程
网友评论 ()条 查看